標籤: 劍橋STEP考試

  • STEP、TMUA和MAT全面對比: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入學考試?

    STEP、TMUA和MAT全面對比: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入學考試?

    如果你打算申請牛劍、帝國等英國 G5 名校的數學、電腦科學、經濟類專業,你可能需要面對 STEPTMUAMAT 這三項考試。這些考試的要求各不相同,常常讓申請者感到困惑:究竟該準備哪一個?它們有何區別?哪個才最適合我?

    選對考試並合理規劃備試節奏,可以少走彎路、提高備試效率。本文將為你提供一份清晰、全面的對比指南,解析 STEP 、 TMUA 和 MAT 在考察重點、考試形式、知識要求、難度風格及大學具體要求上的核心差異。讀完本文,你將能更準確地判斷哪個考試與你的目標院校及自身情況最匹配,從而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一、三大考試概覽

    在深入對比之前,下表快速勾勒了 STEP、TMUA 和 MAT 這三個考試各自的核心資訊,幫你建立基本印象。

    維度劍橋 STEPTMUA牛津 MAT
    管理方劍橋大學UAT-UK牛津大學
    考試實施方OCR 考試局培生 VUE培生 VUE
    答題形式紙筆作答線上機考線上機考
    題型問答題選擇題選擇題 + 問答題
    主要特點題目長、難度大;需進階數學知識;強調證明過程。時間壓力大;要求 A Level 數學;考察速度、精度、邏輯判斷。基於 A Level 數學,不要求進階數學;強調思維靈活性。
    典型大學/專業
    • 劍橋數學專業強制
    • 帝國理工 / 華威 等可能接受或推薦
    • 劍橋電腦科學、經濟專業和 帝國理工 /LSE/UCL 部分專業強制
    • 華威 / 杜倫 等大學部分專業接受或有替代性考試
    • 牛津數學/電腦科學相關專業強制
    關鍵詞深度、嚴謹、證明、劍橋速度、準確性、邏輯推理、廣泛應用邏輯、問題解決、思維靈活性、牛津

    二、全方位對比:關鍵維度解析

    在對三個考試有了基本印象後,本部分將從多個關鍵維度進行更全面而細緻的分析,對比 STEP、TMUA 和 MAT 三項考試之間的差異。

    1. 考察目標與側重點

    • 劍橋 STEP:核心在於檢驗深度數學思維與嚴謹證明能力。它要求學生不僅能解決問題,更能清晰、完整地論證解題過程的每一步,如同進行一次小型的數學研究。適合展現紮實的數學功底和邏輯推理能力。
    • TMUA:核心在於檢驗數學知識的熟練應用與數學推理的敏捷性。它要求學生在嚴格的時間限制下,快速、準確地調用基礎知識(AS 為主)並做出邏輯判斷。適合展現紮實的基礎和高效的思維反應。
    • 牛津 MAT:核心在於檢驗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與解決新穎問題的創造性。它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基礎知識(A Level 為主),在沒有固定「套路」的情況下,透過邏輯分析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適合展現思維的靈活性和數學直覺。

    2. 適用大學與專業要求

    大學招生政策每年都可能調整,下表僅為基於當前(2025 年)資訊的參考。申請 2026 年及以後入學的同學,務必以目標大學和專業的官方網站發布的最新資訊為最終依據!

    維度劍橋 STEPTMUA牛津 MAT
    主要強制要求大學/專業
    • 劍橋大學:數學
    • 劍橋大學:電腦科學、經濟
    • 帝國理工:數學系、經濟金融與數據科學、部分電腦科學系專業等
    • 倫敦政經學院:經濟、計量經濟、數學與經濟等
    • 倫敦大學學院:經濟
    • 華威大學:數學、統計、電腦科學、經濟等
    • 杜倫大學:部分專業
    • 牛津大學:數學、電腦科學相關專業
    推薦/接受為替代/其他情況
    • 華威大學:可用 TMUA/AEA 替代
    • 帝國理工:可作為 TMUA 特殊情況補充
    • 倫敦大學學院:可用於降低 A Level 要求,或用 AEA 替代
    • 巴斯大學等可能接受/推薦
    • 牛津大學:官方鼓勵參加
    • 華威大學:數學、統計專業接受用 STEP/AEA 替代
    • 帝國理工、華威大學等目前已不再要求或接受 MAT
    總結定位劍橋數學核心要求,部分其他院校接受。應用範圍最廣,覆蓋多家頂尖院校的數、計、經專業。牛津大學核心要求。

    3. 考試形式與結構

    維度劍橋 STEP TMUA 牛津 MAT
    考試模式紙筆作答 無紙化機考 無紙化機考
    題型問答題 選擇題 選擇題 + 問答題
    組卷方式全球統一試卷 題庫組卷(不同地區、不同場次試卷題目不完全一樣) 全球統一試卷
    題目數量STEP 2 和 STEP 3 每卷 12 題,選做 6 題。 卷一和卷二各 20 題,共 40 道選擇題,全部作答。 共 25 道選擇題 + 2 道簡答題(鍵盤錄入),全部作答。
    考試時長3 小時 / 每卷 2.5 小時(卷一和卷二各 75 分鐘) 2.5 小時
    輔助工具計算器、公式表、詞典均不允許 計算器、公式表、詞典均不允許 計算器、公式表、詞典均不允許

    4. 評分機制與成績呈現

    維度劍橋 STEPTMUA牛津 MAT
    計分方式只計算得分最高的 6 道題 (每題滿分 20),總分 120。所有 40 道選擇題均計分 (每題 1 分),原始總分 40。所有題目均計分 (選擇題按難度賦分不同,共 70 分;簡答題每題 15 分,有過程分),總分 100。
    成績形式等級制: S, 1, 2, 3, U (S 最高)標準分數: 1.0 – 9.0 (保留一位小數)原始分數: 0 – 100
    分數線浮動,每年根據試卷難度和考生表現調整。不存在「分數線」,分數意義需結合申請目標解讀。無固定「錄取線」,牛津綜合評估,分數意義需結合歷年數據解讀。
    競爭力參考劍橋通常要求 1 或 S;其他院校可能要求 2 或以上。普遍認為 6.5+ 有競爭力;7.0+ 較強;8.0+ 極具競爭力。牛津錄取者平均分常在 70 分上下,近年有上升趨勢,中國大陸學生可能需更高分爭取面試。

    5. 知識、難度與風格對比

    維度劍橋 STEPTMUA牛津 MAT
    知識要求STEP 2 :A Level 數學 + AS 進階數學
    STEP 3 :A Level 數學 + A Level 進階數學
    主要基於 A Level 數學 + 部分 GCSE 數學主要基於 A Level 數學
    進階數學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試題風格深度與嚴謹性:考察知識的深入理解和複雜應用,強調嚴謹的、多步驟的證明過程,題目結構化,層層遞進,類似 微型 數學研究。 速度與應用性:考察基礎知識的熟練掌握和快速、準確應用,以及邏輯推理的敏捷性。題目短平快,側重反應速度和計算/判斷精度。 靈活性與創造性:考察對基礎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在新穎情境下的靈活運用,強調邏輯分析和創造性問題解決。題目構思巧妙,有時像數學謎題,重思路洞察。
    難點來源知識深度和廣度 (尤其進階數學);證明對嚴謹性要求高;題目長度和計算複雜度;需要解題耐力。極強的時間壓力(平均 3.5 分鐘/題);對速度和計算/判斷準確性的極致要求;邏輯推理題的快速判斷。題目的新穎性/「非套路」性;對邏輯思維深度和嚴密性的要求;將基礎知識創造性應用到陌生場景的能力。
    難度評級★★★★★★★★★★★☆
    與 A-Level 對比遠高於 A-Level,尤其在思維深度、證明要求和知識廣度(含進階數學)上。顯著高於 A-Level,主要體現在對速度、精度和邏輯應用的要求上。遠高於 A-Level,尤其在邏輯推理深度、問題解決的創造性和思維靈活性上。

    總結要點

    • 知識門檻:STEP 對進階數學有硬性要求,是三者中最高的。TMUA 和 MAT 的知識基礎相對更貼近標準 A Level。
    • 核心挑戰:STEP 難在深度和證明;TMUA 難在速度和效率;MAT 難在思維和新穎。
    • 難度共識:所有這三項考試都遠比 A Level 考試更具挑戰性,需要學生具備更高的數學素養和能力。

    三、如何抉擇:選擇最適合你的考試

    了解了三大考試的詳細差異後,現在的問題是:哪一個(或哪些)考試是你需要面對的?以下步驟將指導你做出初步判斷:

    1. 第一步:鎖定硬性要求

    這是選擇考試的決定性起點,優先於所有其他因素。

    明確目標:明確你計劃申請的所有大學和具體專業。

    核實官網:逐一訪問這些大學專業的官方招生頁面,查找並確認其針對你申請入學年份(如 2026 年)最新、最準確的入學考試要求。注意關鍵詞:「Required」(必需)、「Recommended」(推薦)、「Accepted Alternative」(接受的替代選項)等。

    確定必考項:根據官網資訊,確定你必須參加的考試。

    • 申請牛津數學/電腦科學等專業 → MAT 是必考項。
    • 申請劍橋數學 → STEP 是必考項。
    • 申請劍橋電腦科學/經濟 → TMUA 是必考項。
    • 申請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大學學院/華威等數學、電腦科學、經濟等 → 查看具體要求,通常 TMUA 是必考項,但需留意是否有替代選項被接受。

    完成這一步,你就明確了必須攻克的考試堡壘。對於部分學生來說,結果可能是只需要準備一項考試;而對於另一些學生,則可能發現需要同時面對兩項甚至三項考試的挑戰。

    2. 第二步:當有選擇空間時,匹配個人特質

    僅在以下情況下,你需要進行第二步的考量:

    • 大學提供多種選項:你心儀的大學/專業接受多於一種考試成績(例如,華威大學接受TMUA/STEP/AEA)。
    • 節省備試時間和精力:你被要求參加多項考試,需要判斷哪個更契合你的天然優勢,以便更合理地分配備試精力。
    • 考慮選考加分項:你考慮參加一項非強制要求的考試(如牛津鼓勵考 STEP)來增強申請競爭力。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結合以下個人因素,思考哪個考試更能讓你發揮長處:

    學術背景與強項

    • 進階數學是你的舒適區,享受嚴謹證明?→ STEP 可能讓你如魚得水。
    • 基礎數學極為紮實,運算快且準,邏輯清晰?→ TMUA 的要求可能與你能力高度匹配。
    • 不依賴進階數學也能展現深刻理解,思維靈活,擅長巧思妙解?→ MAT 的風格可能更適合你。

    學習與考試偏好

    • 喜歡沉浸式解決少數難題?→ STEP(12 選 6)的模式。
    • 喜歡快節奏應對多樣化題目(選擇題)?→ TMUA 的模式。
    • 喜歡邏輯解謎與思路展現(選擇+簡答)?→ MAT 的模式。

    可投入的備試時間

    • 時間充裕,能長期投入(9-12 個月+)?→ 更能從容應對 STEP 的深度要求。
    • 備試時間相對有限,需要高效提升?→ TMUA 或 MAT 的備試(尤其 TMUA+MAT 組合)可能有更高的時間效率。

    3. 小結

    選擇入學考試,首要依據是目標大學不容置疑的硬性規定。在此基礎上,個人的學術特長、學習偏好和時間規劃則是進行選擇(當有選擇時)或優化備試策略的重要參考。

    四、應對多重挑戰:常見考試組合與備試策略

    如果你打算同時申請多所頂尖名校(如牛劍、帝國、倫敦政經學院等)的數學、電腦科學或經濟類專業,那麼你很可能需要準備多項入學考試,下面針對這三項考試的常見組合給出了備試週期和策略的建議。

    1. STEP + TMUA 組合

    適用的大學和專業:同時申請劍橋大學和其他 G5 大學的數學類專業。

    建議備試週期:12 個月以上。需充足時間分別打磨 STEP 的深度和 TMUA 的速度。

    核心備試策略:

    • 專項訓練:必須安排獨立、高強度的專項練習,分別應對 STEP 的深度證明、進階數學,以及 TMUA 選擇題限時答題、速度精度。
    • 風格切換:注重在兩種迥異的解題風格和思維模式間切換的適應性訓練。

    2. TMUA + MAT 組合

    適用的大學和專業:同時申請牛津大學和其他 G5 大學的數學、電腦科學類專業。

    建議備試週期:數學基礎不同,需要的備試時間不盡相同,一般建議 5-10 個月。

    核心備試策略:

    • 整合基礎:利用高知識重合度,合併進行基礎複習與核心能力訓練。
    • 專項訓練:差異化強化 TMUA 的限時選擇題速度、技巧與 MAT 的邏輯深度、簡答論證。
    • 善用資源:考慮使用針對該特定組合的資源(如優易 TMUA+MAT 系列)以最大化備試效率。

    3. STEP + TMUA + MAT 組合

    適用的大學和專業:前期不確定申請劍橋還是牛津數學專業,或者希望以 STEP 備試提升數學水平,最終決定申請牛津和其他 G5 大學的數學、電腦科學類專業。

    建議備試週期:18 個月以上。對時間、能力和毅力的極限挑戰。

    核心備試策略:

    • 現實評估:審慎評估自身能力與目標,設定可行預期。
    • 超強規劃:制定極其詳盡的計畫,整合三者要求,可能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取捨。
    • 尋求支持:強烈建議尋求經驗豐富的專業指導,並高效利用所有可用資源。
    • 聚焦核心: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優先確保核心知識和共通能力的絕對紮實,再進行專項技能的最高效訓練。

    五、結論與行動建議

    透過本文的全面對比,相信你已經對 STEP、TMUA 和 MAT 這三大入學考試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們總結一下核心要點:

    • 劍橋 STEP:以其深度、嚴謹性和對進階數學的要求,側重於評估學生進行複雜數學證明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劍橋數學等專業的標誌性門檻。
    • TMUA:以其對速度、準確性和邏輯推理的高要求,側重於評估學生在時間壓力下熟練應用核心數學知識的能力,應用範圍最為廣泛。
    • 牛津 MAT:以其對思維靈活性、邏輯深度和創造性應用基礎知識的考察,側重於評估學生的數學潛力和解決新穎問題的能力,是牛津大學的特色選拔工具。

    那麼,明確了這些差異後,你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

    第一要務:核實官方要求!

    再次強調,選擇哪個(或哪些)考試的最終決定權在於你所申請的大學和專業。你需要登錄目標院校的官方招生網站了解最新、最準確的入學要求說明。任何非官方資訊(包括本文)都只能作為參考。

    深入了解相關考試

    確定你需要參加的考試後,建議你閱讀我針對相關考試的詳細解讀和備試指南,以獲取更深入的資訊:

    關注具體組合

    如果你發現需要同時參加 TMUA 和 MAT 考試,可以進一步閱讀我關於這兩項考試組合備試策略的分析:

    了解報名流程

    確定考試後,及時了解並準備報名事宜:

    盡早規劃與備試

    無論選擇哪項考試,充分的準備都是成功的關鍵。結合相關的備試指南,盡早制定詳盡的備試計劃,並付諸行動。如有需要,可以考慮利用優質的備試資源,如:

    選擇正確的入學考試是邁向夢校的重要一步。希望本文的對比分析能為你點亮前路,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祝你備試順利,申請成功!

  • 一文彙總2025牛劍G5筆試:考試時間、專業要求對比與備考時間線

    一文彙總2025牛劍G5筆試:考試時間、專業要求對比與備考時間線

    2025牛劍G5筆試新手指南

    一、筆試改革不斷,你要準備哪種考試?

    近年來,牛劍G5的筆試體系持續變革,在多項考試被取消的同時,又新增了諸如ESAT、UCAT、TARA等多項筆試。此外,部分大學同類專業的筆試要求各異,這些都為申請者帶來了諸多挑戰。

    筆試成績是贏得G5大學錄取的關鍵,如何準確把握最新政策、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並有效備試,成為學生和家長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文彙總了2025年的牛劍G5筆試安排和各專業筆試要求,旨在幫助申請牛劍G5大學的學生和家長們明確申請目標,合理規劃筆試備試時間線,精準發力,提高申請成功率。

    二、2025年牛劍G5筆試全覽

    在各大學官方發布2025年筆試安排的第一時間,我們精心整理了以下表格,彙總了各考試的名稱、日期、考試涵蓋的科目/內容和適用專業,以期幫助大家清晰、快速地了解今年牛劍G5筆試相關安排。

    劍橋、帝國理工、UCL、LSE的筆試

    考試名稱
    考試日期
    考試科目/內容適用大學適用專業
    STEPSTEP 2:
    2025年6月11日
    STEP 3:
    2025年6月16日
    2026年6月待定
    數學
    進階數學
    劍橋大學數學、數學與物理
    ESAT2025年10月9日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考生不適用)
    2025年10月10日
    2026年1月6-7日
    (劍橋考生不適用)

    數學1
    數學2
    物理
    化學
    生物

    劍橋大學工程、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自然科學、獸醫學
    帝國理工航空學、化學工程、土木與環境工程、戴森設計工程學院、電氣電子工程、機械工程、物理
    UCL電子電氣工程
    TMUA2025年10月13日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考生不適用)
    2025年10月14日2026年1月8-9日
    (劍橋考生不適用)
    數學 劍橋大學電腦科學、經濟
    帝國理工計算類、數學類、經濟、金融與數據科學
    LSE經濟(必須)、計量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必須)、數學與經濟(推薦)
    UCL經濟
    TARA2025年10月15-16日
    2026年1月12-13日
    批判性思維
    問題解決
    有效溝通
    UCL電腦科學、數學計算、機器人學與人工智能、歐洲社會與政治研究、國際社會與政治研究、管理科學、社會科學、社會學與數據科學、社會學
    UCAT2025年7月7日至9月26日語文推理
    決策
    定量推理
    劍橋大學醫學
    牛津大学醫學
    UCL醫學
    LNAT2025年9月1日至10月15日閱讀理解
    寫作
    劍橋大學法律
    牛津大学法律、歐洲法律研究
    LSE法律
    UCL法律

    牛津大學專屬的筆試

    考試名稱
    考試日期考試科目/內容適用專業
    MAT2025年10月22-23日數學數學、數學與哲學、數學與電腦科學、電腦科學、電腦科學與哲學
    PAT2025年10月22-23日數學
    物理
    物理、物理與哲學、工程、材料科學
    TSA2025年10月21-24,27日批判性思維
    問題解決
    僅考卷1: 經濟管理、實驗心理學、歷史與經濟、人文科學、PPL (心理學、哲學及語言學)
    卷1和卷2都考: PPE (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
    AHCAAT2025年10月24日學術批判寫作
    古代史材料分析
    古典考古學與古代史
    BMSAT2025年10月21-24,27日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生物醫學科學
    CAT2025年10月22-24日拉丁語翻譯
    希臘語翻譯
    古典語言能力
    古典學、古典學與英語、古典學與現代語言、古典學與亞洲和中東研究
    MLAT2025年10月24日法語等8種語言
    語言能力
    哲學
    歐洲與中東語言、古典與現代語言、英語與現代語言、歷史與現代語言、現代語言、現代語言與語言學、哲學與現代語言
    PhilAT2025年10月24日哲學推理哲學與神學

    2024和2025年取消的考試及替代者:

    • 牛津大學的HAT(無替代考試)
    • 劍橋大學的ENGAA、NSAA(均被ESAT考試替代)
    • BMAT(被UCAT或BMSAT考試替代)

    考試形式

    除劍橋STEP考試以外,上述所有考試都採用線上機考的形式,並由培生VUE負責在其全球考試中心實施。

    三、牛劍G5各專業筆試要求橫向對比

    本部分針對數學、電腦科學、工程、自然科學(物理)、經濟等五大類專業的筆試進行對比。

    我們將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筆試科目:各大學對同一專業要求參加哪些筆試?

    考試難度:各筆試的難度大致如何?

    錄取(參考)分數:除劍橋STEP有明確的成績要求外,其他筆試都不存在所謂的「分數線」。以下表格中給出的參考分數並非官方數據,也不代表所有被錄取學生中的最低分數。

    1. 數學類專業筆試要求

    大學考試
    考試難度錄取(參考)分數
    劍橋大學
    STEP等級1以上
    牛津大學MAT偏難75以上
    帝國理工TMUA中等6.5以上
    LSETMUA中等7.0以上

    申請牛劍G5數學類專業常見筆試組合

    大學組合考試建議備試週期
    劍橋+其他大學STEP+TMUASTEP備試6個月以上+TMUA備試2-3個月或
    STEP備試3-6個月+TMUA備試3-4個月
    牛津+其他大學MAT+TMUA
    (STEP可選)
    3-5個月,最長10個月
    帝國理工/LSE/UCL+其他大學TMUA4-6個月,最長10個月

    2. 電腦科學類專業筆試要求

    大學考試考試難度錄取(參考)分數
    劍橋大學TMUA中等7.5以上
    牛津大學MAT偏難
    80以上
    帝國理工TMUA中等7.0以上
    UCLTARA中等未知(2025首次採用)

    申請牛劍G5電腦科學類專業常見筆試組合

    大學組合考試建議備試週期
    劍橋+其他大學TMUA3-5個月,最長10個月
    牛津+其他大學MAT+TMUA
    (STEP可選)
    3-5個月,最長10個月
    帝國理工+其他大學TMUA4-6個月,最長10個月
    帝國理工/UCL+其他大學TMUA+TARA4-6個月,最長10個月

    3. 工程類專業筆試要求

    大學考試考試難度錄取(參考)分數
    劍橋大學
    ESAT中等3個模組平均7.0以上
    牛津大學PAT偏難75以上
    帝國理工ESAT中等3個模組平均6.5以上
    UCLESAT中等未知(2025首次採用)

    申請牛劍G5工程類專業常見筆試組合

    大學組合考試建議備試週期
    劍橋+帝國理工/UCLESAT3-5個月,最長10個月
    牛津+帝國理工/UCLESAT+PAT3-5個月,最長10個月
    帝國理工/UCLESAT4-6個月,最長10個月

    4. 自然科學(物理)類專業筆試要求

    大學考試考試難度錄取(參考)分數
    劍橋大學ESAT中等3個模組平均7.0以上
    牛津大學PAT偏難
    75以上
    帝國理工ESAT中等3個模組平均6.5以上

    申請牛劍G5自然科學(物理)類專業常見筆試組合

    大學組合考試建議備試週期
    劍橋+帝國理工ESAT3-5個月,最長10個月
    牛津+帝國理工ESAT+PAT3-5個月,最長10個月
    牛津PAT3-5個月,最長10個月
    帝國理工ESAT4-6個月,最長10個月

    5. 經濟類專業筆試要求

    大學考試考試難度錄取(參考)分數
    劍橋大學
    TMUA中等7.0以上
    牛津大學TSA中等PPE和經濟管理:85以上
    其他:70以上
    帝國理工TMUA中等6.5以上
    LSETMUA中等7.0以上
    UCLTMUA中等6.5以上

    申請牛劍G5經濟類專業常見筆試組合

    大學組合考試建議備試週期
    劍橋+G5+其他大學TMUA
    4-6個月,最長10個月
    牛津TSA
    4-6個月,最長10個月
    帝國理工/LSE/UCL+其他大學TMUA4-6個月,最長10個月

    四、筆試面試備試時間線

    本部分將提供一個通用的筆試備試時間線,幫助考生合理規劃備試進度。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參考時間線,具體安排應根據個人情況和目標學校的要求進行調整。

    時間段主要任務重點關注
    2-6月蒐集資料、思維訓練1. 詳細閱讀牛劍G5大學官網發布的最新錄取要求。
    2. 確定目標專業和需要參加的筆試。
    3. 蒐集各筆試的考試大綱、樣題、歷屆試題等官方資料。
    4. 初步了解各筆試的考試形式、題型、難度等。
    5. 制定詳細的備試計畫,或者選定適合自己的備試課程和資料。
    6. 加強數學和批判性思維訓練,提升思維能力,為筆試和面試儲備足夠的思維技巧。
    6-9月系統複習、打好基礎1. 根據考試大綱,梳理各筆試科目的基礎知識。
    2. 跟隨系統課程或利用備試資料進行分專題的專項訓練。
    3. 完成備試課程的例題和課後習題,鞏固基礎知識。
    4. 開始做歷屆試題(如果有),了解考試題型和難度。
    10月衝刺模考、查漏補缺1. 參加模擬考試,熟悉考試流程和時間分配。
    2. 重點突破在模擬考試中暴露的薄弱環節。
    3. 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4. 在考前調整至最佳狀態,參加筆試。
    10-12月準備面試1. 分析筆試成績(如已公佈),評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2. 根據筆試結果,調整申請策略(如修改目標學校或專業,不適合已在UCAS提交申請的學生)。
    3. 如果已經收到面試邀請,加大模擬面試強度。
    次年1-6月等待錄取結果、準備STEP(如需要)1. 等待錄取結果。
    2. 如需準備STEP,請參考STEP備試指南
  • 劍橋STEP高分備試指南:從基礎到卓越的系統性策略

    劍橋STEP高分備試指南:從基礎到卓越的系統性策略

    劍橋STEP備試指南

    準備 STEP 考試的過程中,許多同學可能會感到迷茫:備試時間多久比較合適?如何有效提升解題能力?哪些備試方法更適合自己?希望這篇《劍橋 STEP 備試指南》能為你解答這類疑問。

    本文凝聚了我(謝濤老師)多年來輔導學生進行牛劍筆試及數學競賽的實踐經驗與心得,著重探討如何制定合理的備試目標、針對性地提升核心數學能力、運用科學的備試策略與方法、規劃好備試時間、有效利用各類資源,並規避常見的備試誤區。

    在深入學習本文之前,建議你先通過《劍橋 STEP 考試全面解讀》了解考試的基本情況。

    一、明確目標與自我定位

    開啟 STEP 備試征程,你需要清晰地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裡,以及你當前的「出發點」位於何處。這是制定一切有效策略的前提。

    1. 明確目標要求

    你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對 STEP 成績的具體要求是什麼?需要 STEP 2 還是 STEP 3?目標等級是 1 還是 2 以上?這些資訊直接決定了你的備試終點線。請務必仔細查閱目標大學官網發布的針對你申請入學年份的最新、最準確的招生要求。我在《劍橋 STEP 全面解讀》的第二部分也提供了概覽資訊可供參考。

    2. 進行初步自我評估

    在正式開始系統備試前,有必要進行一次診斷測試(「摸底考」),因為這能幫助你:

    • 感受難度:親身體驗 STEP 試題的風格和真實難度。
    • 了解現狀:初步評估自己當前的數學水平與 STEP 要求的差距。

    診斷測試的幾點建議:

    • 選卷:建議選取至少三年以前的真題試卷,避免過早消耗掉用於後期模考的寶貴近年真題。
    • 環境:嚴格模擬真實考試環境,在規定 3 小時內完成,中途不查資料、不使用計算器。
    • 評分:盡可能參照官方評分方案(Mark Scheme)進行批改。如果感覺難以把握評分標準,可以尋求專業老師的協助評估。
    • 心態:切記,摸底成績只是一個起點基線,並不代表你最終的水平。它的主要目的是讓你了解差距,而非預測結果。保留好答卷,便於後續分析。

    3. 設定科學的 STEP 成績目標

    有了對目標要求和自身起點的認知,接下來就是設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備試目標。

    • 理解分數與等級:STEP 成績最終以等級呈現,但等級是由原始得分(滿分 120)換算而來的,且每年的換算分數線(Grade Boundaries)會浮動。你需要了解歷年分數線的大致範圍,才能將目標等級(如 Grade 1)轉化為一個更具體的奮鬥分數(例如,往年可能需要 80-100 分左右)。查閱歷年分數線數據:
    • 設定 SMART 目標:結合你的摸底情況、目標大學要求以及你能夠投入的總備試時長,設定一個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相關的、有時間限制的(SMART)目標。例如:「在明年 6 月 STEP 2 考試中取得等級 1,預估需要在模考中穩定達到 90 分以上」。
    • 平衡雄心與現實:目標既要有挑戰性,能激發你的潛力,也要切合實際,避免因目標過高而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和挫敗感。

    二、備試所需知識基礎

    備試 STEP 之前你需要先明確考試範圍,並了解如何規劃自己校內的數學課程學習以匹配備試的進度,如什麼時候學完進階數學,或學習的是 AP、IB 等課程體系需要安排補充學習哪些內容等。

    1. STEP 對 A-Level 知識的要求

    正如我在《劍橋 STEP 考試全面解讀》第六部分「STEP 考試大綱概覽」中詳細說明並用表格展示的那樣,STEP 考試的知識體系是以英國的 A Level 數學和進階數學(高數)的教學大綱為基礎的。

    核心要點回顧:

    • STEP 2 要求考生已掌握 A Level 數學的全部內容,以及 AS 進階數學的核心內容。
    • STEP 3 則更進一步,要求考生掌握 A Level 數學和完整的 A Level 進階數學的全部內容。
    • 此外,STEP 大綱本身還包含一些超出標準 A Level 課程範圍的特定主題和更高層次的要求。

    因此,扎實掌握 A Level 課程內容是備試 STEP 的必要基礎。

    然而,僅僅達到 A Level 考試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 STEP 考察的深度、思維方式和題目風格都有顯著不同。

    2. 需要學完進階數學才能學 STEP 嗎?

    每年都有不少學生和家長諮詢我同一個問題:是不是要學完 A Level 進階數學才能開始準備 STEP?

    基於我多年的教學實踐,答案是:不需要,也不建議。理由如下:
    • 遺忘曲線:如果提前數月甚至一年學完進階數學,等到真正需要用這些知識解 STEP 題時(通常在備試中後期),很多細節(如麥克勞林級數、二階微分方程、雙曲函數等特定公式或方法)可能已經遺忘,需要重新學習,效率不高。
    • 學習深度:部分同學為了趕進度,可能對進階數學的學習不夠扎實、理解不夠透徹。這種「淺嘗輒止」的學習,在面對 STEP 這種要求深度理解和靈活應用的考試時,會感覺步履維艱。
    • 題目依賴性:並非所有 STEP 題目都需要用到進階數學的知識,尤其是早期或部分純數題目,A Level 數學基礎就足以應對。

    因此,我推薦「進階數學 / STEP 同步學」的策略,該策略實踐多年且成效顯著。

    3. 「進階數學 / STEP 同步學」策略詳解

    關於操作「進階數學 / STEP 同步學」策略時的路徑建議:
    • 打牢 A Level 數學基礎:這是起點,必須先做到。
    • 從不依賴高數的專題入手:可以從只需要 A Level 數學知識的 STEP 專題入手(例如,部分代數、函數、坐標幾何、數列、基礎微積分等專題的早期題目),先熟悉 STEP 的風格和難度,建立初步的解題感覺。
    • 同步學習進階數學:按照正常的學習進度開始或繼續學習 A Level 進階數學。
    • 結合練習,相互促進:學完進階數學的某個章節(如複數、矩陣、極坐標等)後,即可安排 STEP 對應的專題進行練習。這樣既能通過 STEP 題目加深對剛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能讓進階數學的學習更有目標感和實戰性。知識輸入和應用輸出緊密結合,效率最高。
    • 先 AS 後 A2:優先學習和練習 STEP 2 和 STEP 3 都涉及的 AS 進階數學內容對應的 STEP 專題,這樣可以同時備試兩級。之後再集中學習和練習主要涉及 A2 進階數學內容的 STEP 3 專題。
    採用這種策略的優勢明顯:
    • 降低了 STEP 備試的初始門檻。
    • 保證了進階數學知識在需要應用時是「新鮮」且理解深入的。
    • 學習與應用相互鞏固,提高了整體學習效率。
    • 更好地匹配了 STEP 備試通常長達半年至一年的週期特點。

    結論:開始 STEP 備試,你只需要完成了 A-Level 數學的學習即可,進階數學可以(也推薦)在備試過程中同步學習。

    4. 針對 AP 體系學生的建議

    知識覆蓋分析:

    • 純數:AP Calculus BC 可以覆蓋 STEP 純數要求的大部分內容,但仍有部分 A Level 進階數學的純數主題(如數論基礎、部分證明方法、更複雜的級數或微分方程等)需要補充。
    • 力學:AP Physics C Mechanics 的知識範圍可以較好地覆蓋 STEP 力學部分的要求,但 STEP 力學題對數學應用(尤其是微積分)的要求可能更高。
    • 統計:AP Statistics 的知識內容和考察側重點與 STEP 統計部分差異較大,需要系統學習 A Level 進階數學的統計部分才能應對。

    備試建議:

    • 補充純數:預留時間,針對性學習 A Level 進階數學中 AP 未覆蓋的純數主題。
    • 強化力學:充分利用力學知識相對完整的優勢,多練習 STEP 力學題,建立信心,這或許能減輕你在純數選題上的壓力。
    • 慎選統計:如果計畫在 STEP 中選擇統計題目,務必系統學習 A Level 進階數學統計部分的知識。否則,建議將精力集中在純數和力學上。

    5. 針對 IB 體系學生的建議

    知識覆蓋分析:

    • 即使是 IB Mathematics HL(無論是之前的舊大綱還是新大綱的 AA HL/AI HL),其內容也不能完全覆蓋 STEP 對純數和統計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要求。
    • IB Physics 課程通常不包含足夠深入的、基於微積分的力學內容,難以直接應對 STEP 力學題的要求。

    面臨挑戰:

    • 知識體系匹配度相對較低,需要補充的內容較多。
    • IB 課程本身課業壓力較大,可能擠壓 STEP 的備試時間。

    備試建議:

    • 盡早啟動:相比 A Level 或 AP 體系的學生,IB 學生需要更早開始規劃和著手 STEP 備試。
    • 精準評估與補充:仔細對照 STEP 大綱,精確評估自身的知識差距,制定詳細的知識補充學習計畫。可能需要投入額外時間系統學習 A Level 進階數學的部分核心模塊。
    • 尋求專業指導:鑒於知識體系差異和時間壓力,尋求有經驗的老師進行針對性輔導可能會更有幫助。

    三、STEP 高分必備核心能力

    掌握知識是基礎,但要在 STEP 中取得高分,以下四大核心能力缺一不可,且需要在備試中刻意錘煉:

    1. 精準高效的運算能力

    核心要求:STEP 全程無計算器,要求極高的運算精準度與合理的解題速度。複雜的代數變形、精確計算是常態。

    常見短板:尤其對於習慣依賴計算器的國際課程(A-Level/AP/IB)學生,運算能力往往是短板,容易在複雜計算中出錯或耗時過多,影響解題進程。

    提升要點:

    • 專項強化:針對性提升運算能力,例如:複雜代數式的化簡與變形、多項式運算、精確三角函數值計算、無計算器環境下的定積分與不定積分、解方程組等。
    • 告別依賴:有意識進行無計算器環境下的持續訓練,克服對工具的依賴。
    • 習慣養成:平時練習即追求嚴謹細緻,減少低級失誤,平衡好速度與準確性。

    2. 嚴謹周密的邏輯與證明能力

    核心要求:STEP 極度重視邏輯的嚴密性和證明的完整性。能清晰構建論證鏈條,嚴謹處理各種情況是關鍵。

    常見短板:許多學生缺乏系統的邏輯訓練,對證明方法的掌握流於表面,書寫證明時常常跳步、缺乏論據支撐,或在處理分類討論時不夠嚴謹全面。

    提升要點:

    • 掌握方法:熟練掌握並理解高中及進階數學中常見的證明方法(如直接證明法、反證法、數學歸納法、構造法等)的適用場景和書寫範式。
    • 強化邏輯:有意識地訓練邏輯推理能力,確保每一步推導都有理有據,因果關係清晰。
    • 重視分類討論:培養「分類討論」的意識,確保討論時「不重不漏」,邏輯嚴謹。
    • 規範書寫:在練習中嚴格要求自己,清晰陳述條件、假設,逐步推導,明確給出結論。

    3. 靈活深刻的知識遷移能力

    核心要求:STEP 的魅力與難點在於其常常要求將知識應用於新穎、陌生的情境。理解題目各部分內在聯繫,將核心方法靈活遷移是得分關鍵。

    題目體現:通常體現在一個大題目的最後一兩個小問中。這些小問往往是對前面部分的延伸、變形或深化,需要考生真正理解前面解題過程所蘊含的核心思想或技巧,並將其靈活運用。

    常見誤區:試圖通過死記硬背難題最後一問的解法來提分是行不通的。關鍵在於理解「來龍」才能推導「去脈」。

    提升要點:

    • 深挖本質:不滿足於表面解法,追求對定理、方法的深層理解和適用邊界的把握。
    • 洞察聯繫:做題時主動分析題幹資訊、各小問間的遞進與鋪墊關係。
    • 總結歸納:練習後歸納總結,提煉核心思想與通用策略,思考其變形與拓展應用。死記「最後一問」套路無效。

    4. 清晰規範的數學書寫能力

    核心要求:清晰、規範、嚴謹的書寫不僅是良好數學素養的體現,更是確保你的解題思路被閱卷人準確理解、從而獲得應得分數的必要條件。

    常見問題:書寫潦草、符號使用不規範、邏輯跳步、缺乏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不完整等,都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失分,即使思路可能是正確的。

    提升要點:

    • 標準規範:使用公認的數學符號和術語,清晰定義變數。
    • 邏輯清晰:解題步驟層次分明,關鍵步驟附以必要的文字說明或理由。證明過程結構完整。
    • 卷面整潔:保持書寫清晰、卷面整潔,便於閱卷人閱讀。
    • 模仿與反饋:可以參考官方評分方案或優秀答案的書寫範例,並在練習後尋求老師或同學對自己書寫規範性的反饋。

    我通常會在輔導初期就特別強調並指導學生的書寫規範,並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不僅促進了學生邏輯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跟我交流的效率。

    四、核心備試策略與資源運用

    清晰的策略和對資源的有效運用是高效備試的關鍵。

    1. 核心原則:理解為本,刷題為用

    切記:STEP 備試 盲目刷題!與許多標準化考試不同,STEP 試題具有高度的綜合性、靈活性和深度,僅僅通過大量做題而不求甚解,往往事倍功半。

    歷年真題覆蓋考綱的比例有限,且官方解析有時過於簡略甚至存在瑕疵。因此,備試的核心應在於建立對數學概念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通過高質量的練習(包括刷題)來應用、鞏固和提升。

    2. 階段一:系統學習期(打牢基礎)

    目標

    系統掌握考綱知識,為後續解決複雜的 STEP 綜合題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方法

    • 按知識模塊/專題(如代數、函數、微積分、複數、向量、力學基礎、概率統計基礎等)進行學習。
    • 學習過程中,重點在於理解定理的來源、方法的推導過程、概念的內在聯繫,而不僅僅是記憶公式和解題步驟。

    資源

    • 研讀大綱:明確學習範圍與要求。
    • 借助免費資源:結合劍橋 STEP Support Programme 的模塊、優質教材(如《Advanced Problems in Mathematics》)及 Underground Maths、MEI 等資源,逐個攻克知識專題,重在理解原理。
    • 高質量教材 / 系統課程:可利用《劍橋 STEP 視像課程》系統學習,通過精講例題學習基本解題思路、快速掌握重難點知識,並配以《劍橋 STEP 練習題集》精選的 A 組練習題進行鞏固。

    3. 階段二:真題演練期(高效提升)

    目標

    適應 STEP 題型風格與難度,提升解題速度、準確率及核心能力(運算、邏輯、遷移、書寫)。

    方法

    • 由易到難,專題突破:可以先從歷年真題中篩選出對應已學專題、難度適中的題目開始練習,逐步過渡到更綜合、更難的題目。
    • 限時訓練:逐步引入限時訓練,模擬考試壓力,練習時間分配能力。可以先嘗試單個題目限時(如平均 30 分鐘/題),再到多題組合限時。
    • 深度復盤:做完題對完答案不是結束,復盤才是提升的關鍵。要分析錯誤原因(概念不清?計算失誤?思路錯誤?方法不當?),總結有效方法和技巧,思考更優解法。

    資源

    • 歷年真題:最核心的練習材料。建議系統性地做近十到十五年的真題。
    • 評分標準:用於核對答案和理解得分點,但要注意其可能過於簡略,並非詳細步驟解析。
    • 考官報告:價值極高!認真閱讀考官報告,了解當年題目的難點、考生的普遍問題、高分答案的特點以及失分原因,能讓你避開很多「坑」。
    • 分類專題訓練:《劍橋 STEP 練習題集》的 B 組練習題精選 STEP 真題和同級別數學競賽題,每道題都提供詳細的步驟,彌補部分題目官方解析的不足,便於你進行集中的專題訓練和強化。

    4. 階段三:衝刺模考期(決勝考場)

    目標

    全真模擬,查漏補缺,優化應試策略,調整考試狀態。

    方法

    • 全真模擬:嚴格按照考試時間(3 小時)、環境(無干擾、無計算器/字典)、要求(選做 6 題)完成整套試卷。
    • 策略演練:練習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快速瀏覽題目、選擇最有把握的 6 題、合理分配時間、應對突發情況(如卡題)。
    • 查漏補缺:模考的主要目的除了「估分」之外,更重要的是發現知識漏洞、能力短板或策略不足之處,進而幫助你在考前最後階段進行彌補。
    • 心態調整:適應考試壓力,建立自信心。
    • 模考次數:每個考試(STEP 2 和 STEP 3)建議都進行 3 到 4 次高質量的模考。

    資源

    • 近年真題:優先選用最近幾年且自己未做過的真題進行模考,以最貼近當前考試的難度和風格。
    • 評分標準:用於模考後的自我評估,了解大致得分情況。

    5. 備試資源選用核心建議與推薦

    核心:

    • 官方資料(大綱 / 真題 / 評分 / 考官報告)是備試「聖經」,必須深度利用。劍橋大學 STEP Support Programme 是不錯的免費系統學習資源,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加以利用。
    • 輔助:其他資源(如 MEI、Underground Maths、推薦書籍、線上社群等)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性使用,切忌貪多求全,分散精力。資源在精不在多。

    系統化備試方案:

    如果你需要一套經過驗證的、系統化的學習路徑、深入淺出的難點解析、以及基於多年教學經驗精選的高效練習資源,由我(謝濤老師)研發並持續更新的 STEP 備試課程與資料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這套資料每年修訂,當前已更新至 2025 年第 8 版,包含兩個部分:

    • 《劍橋 STEP 視頻課程》:聚焦精選例題的深度講解與關鍵知識點的梳理。
    • 《劍橋 STEP 練習題集》:按專題分類,精選歷年真題並輔以拓展性競賽題,力求精準練習。

    它凝聚了我多年教學實踐的精華,能有效幫助你節省摸索時間,精準突破瓶頸,向著更高的目標等級發起衝擊!

    劍橋 STEP 備試站頁面了解更多 STEP 備試資源。

    五、如何規劃 STEP 備試時間?

    「我需要備試多久?」這是幾乎每個 STEP 考生都會問的問題。答案並非一成不變,因為它取決於多個因素。下面我提供一些基於經驗的規劃建議,你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和其中部分建議制定合理的時間表。

    1. 核心影響因素

    你需要多長時間,主要取決於:

    • 目標等級:目標是等級 2、等級 1 還是最高的等級 S?通常每提升一個等級,所需的時間都會大幅增加。
    • 起始水平:自我評估結果如何?當前的數學基礎和核心能力(運算、邏輯等)處於什麼水平?
    • 可用時間:距離考試還有多長時間?每週能穩定投入多少小時用於 STEP 備試?

    一般性參考:

    • 劍橋官方曾建議備試時間不少於 6 個月。
    • 據我觀察,能夠最終取得等級 1 或 S 等級的學生,其備試週期通常至少在 9 個月以上,累積有效學習時長超過 400 小時。

    這些數字僅供參考,關鍵在於持續、有效的投入。

    2. 不同備試週期的策略側重

    18 個月以上(準備非常充裕)

    • 早期(前 6-12 月)無需過早投入高強度的 STEP 專項訓練,建議積極參與數學競賽(如 AMC 系列, BMO, Euclid 等),鍛鍊思維靈活性和深度。逐步過渡到系統的 STEP 備試,可以按照下面「12 個月左右」的模式進行。

    12 個月左右(較理想週期)

    • 前 8-9 個月:系統學習,目標是覆蓋大部分考綱內容,初步掌握解題方法。每週建議投入 4-6 小時或更多。
    • 中段 2-3 個月:真題強化,提升速度、策略和核心能力,每週投入 8 個小時以上時間。
    • 最後 1 個月:衝刺模考,模擬實戰,查漏補缺,建議每週投入 12 個小時以上時間。

    6-9 個月(時間較緊迫)

    • 這個週期挑戰性很大,尤其是對於目標定在等級 1 及以上的同學。
    • 必須提高效率,加速系統學習!優先核心考點,更早、更密集地進行真題演練。
    • 對衝擊頂尖等級需有清醒認識。例如,對於基礎一般的同學,在此週期內從等級 3 提升到等級 2 是相對可行的目標;衝擊等級 1 則需要非常強的基礎或極高的投入強度。
    • 強烈建議尋求有經驗的指導或利用高質量的系統化課程資源。

    少於 6 個月(挑戰極大)

    • 除非你已有非常扎實的數學功底(如豐富的競賽經驗且成績優異)或已具備接近目標的水平,否則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顯著提升(尤其是達到 Grade 1 或 S)是極其困難的。
    • 備試策略建議調整為:針對性地練習最有把握得分的題型,通過少量模考熟悉流程和策略,目標在於發揮出自己當前的最高水平,而非追求全面的知識覆蓋。

    3. 平衡備試與學業:實用技巧

    • 固定時間:將 STEP 備試像學校的一門科目一樣,納入每週固定的學習計畫中。
    • 善用假期:利用長假進行集中攻堅。
    • 尋找協同:A Level 進階數學學習與 STEP 備試同步推進。
    • 懂得取捨:大考季等特殊時期,適當調整優先順序,保證核心學業。考後要及時「撿回來」。
    • 勞逸結合:長期備試是耐力賽,要保證休息、避免疲勞戰,確保備試的可持續性。

    六、常見備試誤區與對策

    在多年的 STEP 輔導中,我發現一些普遍存在的備試誤區會嚴重影響效率。主動識別並規避它們,能讓你的努力事半功倍。

    誤區一:啟動過晚,規劃缺失

    表現與後果:臨近考試才開始,準備時間嚴重不足,無法系統學習和練習。

    對策:盡早規劃,長期堅持。認識到 STEP 備試的長期性,提前(建議 9-12 個月以上)啟動,制定詳細計畫並嚴格執行。

    誤區二:方法偏差,重技輕道

    表現與後果:沉迷「刷題」,追求速度和技巧,忽視對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輕視邏輯證明的嚴謹性和數學書寫的規範性,導致基礎不牢,難題無法突破,簡單題也易失分。

    對策:理解為先,技能並重。回歸核心原則(見 4.1),注重概念理解;將證明與書寫(見 3.2, 3.4)作為獨立技能刻意練習;做題求精不求多,深度復盤總結。

    誤區三:缺乏實戰,紙上談兵

    表現與後果:平時練習不限時,不進行完整套題模擬,對考試壓力和時間分配缺乏概念。

    對策:模擬真實考場。備試後期必須進行嚴格的限時訓練和完整模考(見 4.4),不僅練題目,更要練策略、練心態、練時間管理。

    誤區四:心態失衡,壓力過載

    表現與後果:設定不切實際的高目標導致焦慮;遇到挫折時過度自我否定;長時間疲勞作戰導致效率低下甚至倦怠。

    對策:科學定位,勞逸結合。設定 SMART 目標(見 1.2),接受挫折是常態;保持平常心,關注過程與進步;合理安排休息(見 5.3),保證備試的可持續性。

    誤區五:忽視官資,資訊閉塞

    表現與後果:不仔細研究最新的官方大綱和考官報告,僅憑二手資訊或個人感覺備試。

    對策:緊跟官方,善用報告。將官方大綱奉為圭臬;深度研讀考官報告,吸取前人經驗教訓,了解評分側重。

    七、最後叮囑:心態與行動

    走到這裡,你已經對 STEP 備試的各個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在結束這篇指南之際,請允許我再次強調心態的重要性,並為你梳理接下來的關鍵行動。

    1. 擁抱挑戰:必備的備試心態

    STEP 備試之路漫長且艱巨,強大的心理素質是抵達終點的關鍵保障。請務必修煉以下心態:

    • 直面挫折,煉就韌性:難題、錯題、模考失利皆是常態。關鍵在於將其視為成長的契機,迅速調整,汲取教訓再出發。
    • 專注深耕,持續投入:備試無捷徑。保證每週高質量、持續性的學習投入。唯有日拱一卒,方能水滴石穿。
    • 平常心態,平衡身心:聚焦自身進步,而非盲目比較。學會管理壓力,勞逸結合,保證備試過程的可持續性。
    • 樂在其中,驅動堅持:嘗試從攻克高難度數學問題中發掘樂趣,欣賞其精妙。當你能夠享受這個過程時,堅持會變得更自然。

    2. 行動勝於空談:下一步建議

    明確了心態與方法,下一步的關鍵在於將認知轉化為行動。我建議你立刻著手:

    • 核實官方要求:再次訪問你的目標大學官網,確認其針對你入學年份的最新、最準確的招生要求(STEP/TMUA/MAT 等)。
    • 規劃與啟動:結合《劍橋 STEP 報名指南》了解報名細節,並利用本《備試指南》的核心策略,制定詳盡且可執行的備試計畫,並即刻開始行動。
    • 精選並用好資源:以官方資料為核心,高效利用其他精選輔助資源,或者我精心編寫的課程資料,參考劍橋 STEP 備試站,加速你的備試進程。

    祝你憑藉智慧與汗水,成功征服 STEP,邁入心儀的學術殿堂!

  • 劍橋STEP深度剖析:一文涵蓋全部關鍵訊息

    劍橋STEP深度剖析:一文涵蓋全部關鍵訊息

    劍橋STEP考試全面解讀

    對於正在規劃申請劍橋等英國頂尖大學數學相關學科的同學而言,劍橋 STEP 考試既是一項嚴峻的挑戰,也是一次展現自身卓越數學才能的機會。要成功應對這一挑戰,透徹理解其規則與要求是先決條件。為幫助各位同學和家長掌握 STEP 考試的最新情況與關鍵資訊,本文將作出系統、清晰的全面解讀。

    一、甚麼是劍橋 STEP 考試?

    STEP 全稱為 Sixth Term Examination Paper,是一項極具聲望且高難度的數學能力評估考試。自 2024 年起,STEP 考試的舉辦和管理工作已由之前的劍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CAAT)轉交至 OCR(Oxford Cambridge and RSA)考試局負責。

    與標準的數學課程考試不同,STEP 的核心目的並不僅僅是測試學生對特定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深入評估其應對複雜數學問題的綜合能力。這包括但不限於:

    • 在陌生情境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 進行嚴謹邏輯推理與數學證明的能力
    • 展現數學思維的深度、靈活性與創造力

    因此,眾多英國頂尖高等院校的數學相關專業,例如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華威大學 (University of Warwick) 等,通常會將 STEP 成績作為重要的取錄條件之一,用以篩選具有卓越數學潛質的申請者。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牛津大學的數學及相關專業並未將 STEP 列為強制要求,但其官方收生資訊中也明確推薦有能力的申請者參加 STEP 考試,以更全面地證明自己的學術競爭力。

    二、誰需要參加 STEP 考試? (針對 2026 年入學)

    基於我多年的教學實踐與大量申請案例觀察,系統性的 STEP 備試經驗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與解決高難度問題的能力。儘管 STEP 並非每一所頂尖英國大學數學專業的強制入學門檻,但具備這些深層能力的學生,在申請過程(尤其是在面試環節)中往往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最終獲得理想取錄結果的可能性也更大。

    1. 將 STEP 成績作為取錄要求的大学

    近年來,英國大學針對數學相關專業的入學筆試要求經歷了顯著變化。特別是 TMUA(Test of Mathematics for University Admissions)考試的推廣應用,使得部分大學(例如倫敦帝國學院的電腦科學相關專業)開始將其作為主要的收生評估工具,相應地調整了對 STEP 的依賴程度或硬性要求。

    下表整理了部分在 2026 年入學申請中,仍將 STEP 成績納入收生考慮範圍(作為必要條件、替代選項或推薦選項等)的大學與專業及其具體要求:

    大學學科範疇 入學考試要求 STEP 要求詳情 替代考試 / 特別說明
    劍橋大學數學 STEP 為強制要求STEP 2 及/或 3 達到等級 1 或 S 沒有替代
    倫敦帝國學院電腦科學及相關專業 主要要求為 TMUASTEP 2 或 3 達到等級 2 或以上 只在特殊情況下(例如無法參加 TMUA 或 TMUA 成績僅僅達標)才可能考慮以 STEP 作為替代
    倫敦大學學院 (UCL)數學及相關專業 STEP 為可選STEP 2 或 3 達到等級 2 或以上 可用於降低 A Level 成績要求;可用 AEA Distinction 替代 STEP 成績
    華威大學數學及相關專業 接受 TMUA / STEP / AEASTEP 2 或 3 達到等級 2 或以上 可用 TMUA 或 AEA 成績替代 STEP 成績

    2. 劍橋大學的彈性收生安排

    當申請者的 A Level 成績為 AAA,且 STEP 2 和 STEP 3 考試均獲得等級 1,部分學院或會向 A Level 申請者提供彈性的取錄條件。根據過往的資訊和趨勢,以下學院曾提供彈性收生方案:

    • 唐寧學院 (Downing College): 據悉曾參與彈性收生計劃。
    • 伊曼紐爾學院 (Emmanuel College): 亦被列為參與彈性收生的學院。
    • 格頓學院 (Girton College): 或會提供彈性收生。
    • 耶穌學院 (Jesus College): 以考慮錄取 A Level 成績達 AAA 且 STEP 成績優異的申請者而聞名。
    • 露西·卡文迪許學院 (Lucy Cavendish College): 參與了彈性收生計劃。
    • 紐納姆學院 (Newnham College): 曾參與彈性收生安排。
    • 羅賓遜學院 (Robinson College): 被列為收生政策較具彈性的學院之一。
    • 西德尼·蘇塞克斯學院 (Sidney Sussex College): 以考慮錄取 A Level 成績達 AAA 且 STEP 成績優異的申請者而聞名。
    • 三一學堂 (Trinity Hall): 曾參與過此類彈性收生安排。
    重要注意事項:
    • 並非保證:即使申請以上學院,亦不能保證必定能獲得「A Level 成績 AAA + STEP 高分」的取錄名額。最終能否成功,仍取決於整體申請的質素、STEP 具體成績,以及該年度的競爭情況。
    • STEP 要求或有不同:不同學院對於彈性收生要求的 STEP 等級可能各異。部分學院或要求其中一份試卷達到等級 1,另一些則可能要求等級 2,甚至可能對 STEP 2 和 STEP 3 兩份試卷均有特定等級要求。
    • 其他學院亦可能考慮:上述列表主要是有提供此類安排往績的學院,但其他學院也可能破格考慮 A Level 成績稍遜(例如未達 A*)但在 STEP 中表現極為出色的特殊申請者。
    • 仔細查閱學院網站:要獲取最準確的收生資訊(包括是否有此類彈性取錄條件),最佳方法是仔細查閱你心儀的劍橋學院的官方網站,特別是本科生收生頁面中關於「入學要求」或「數學專業收生」的部分。
    • 直接聯絡招生導師:若網上資訊不清晰,請直接聯絡相關學院負責數學科的招生導師 (Admissions Tutor),查詢他們對於 A Level 成績達 AAA 且 STEP 成績優異的申請者的彈性收生政策。

    3. 其他大學的彈性收生安排

    • 資訊時效性:上表資訊乃根據目前理解及過往經驗整理,僅供參考。大學的收生政策(包括入學考試要求、具體成績等級、替代方案等)每年均可能調整。
    • 官方核實:強烈建議所有申請者務必、務必、務必仔細查閱目標大學及專業的官方招生網站,獲取針對你申請入學年份(即 2026 年入學)的最新、最準確要求。
    • 倫敦帝國學院情況:請特別留意核實倫敦帝國學院(包括數學系和電腦科學系)針對 2026 年入學的最新官方要求,以確定 STEP 的確切適用情況。
    • 對於部分大學的數學及相關專業(如伯明翰、布里斯托、埃克塞特、蘭卡斯特、諾丁漢大學等),若申請時提交 STEP 成績,或有機會獲考慮降低 A Level 的成績要求

    4. 牛津大學要求 MAT 考試

    對於牛津大學的數學、電腦科學及其他相關專業,考生需要參加 MAT 考試。雖然 STEP 成績並非入學要求,但牛津大學亦鼓勵考生參加 STEP 考試並提供成績,以助校方全面評估其學術能力。

    5. 核心建議

    在確定目標院校和專業後,首要步驟永遠是仔細查閱該大學官方網站上,針對你入學年份發布的最新、最準確的入學要求說明。

    三、2025 年 STEP 考試關鍵日期

    STEP 登記報名開放2025 年 3 月 1 日
    STEP 登記報名截止2025 年 5 月 4 日
    STEP 2 考試日期2025 年 6 月 11 日
    STEP 3 考試日期2025 年 6 月 16 日
    STEP 成績公佈2025 年 8 月 14 日
    成績查詢截止2025 年 8 月 21 日

    重要提示

    • 官方核實:OCR 考試局保留調整上述日期的權利。請務必定期瀏覽 OCR 官方網站的 STEP 頁面,以獲取最新、最權威的日期資訊。
    • 時間衝突:STEP 的考試日期或會與 A Level 或其他重要考試撞期。請務必提前核對你的所有考試時間表,並作好統籌安排。

    四、STEP 考試模式與試卷結構

    1. 基本訊息

    項目說明
    作答方式紙筆作答
    考試時長STEP 2 及 STEP 3 各 3 小時
    公式表不提供官方公式表;考生須掌握考試大綱附錄所列的公式;超出大綱範圍的公式將在題目中提供(政策自 2019 年起)。
    計算機不准使用計算機
    雙語詞典不准使用雙語詞典(政策自 2023 年起)

    2. 考試題型

    自 2021 年起取消 STEP 1 考試後,STEP 考試現只包含 STEP 2 和 STEP 3 兩卷。每卷設有 12 條題目(2019 年前為 13 條),考生可選答任何數量的題目,但最終只計算得分最高的 6 條題目之分數作為總分。

    其試卷結構與答題要求如下表所示:

    試卷結構

    詳情
    A 部份8 條純數題
    B 部份2 條力學題
    C 部份2 條統計題
    總題數共 12 條

    五、STEP 成績如何計算與評定?

    1. 計分方式

    • 評分基礎:每條題目滿分均為 20 分。
    • 計分規則:取考生得分最高的 6 條題目之分數計入總分。這意味著滿分為 6×20=120 分。
    • 答題數量:考試不限制考生嘗試作答的題目數量。如果考生作答超過 6 條題目,所有已作答的題目均會被批閱,但只有得分最高的 6 條計入最終總分。此舉旨在鼓勵考生專注於高質量地完成題目,而非盲目追求數量。

    2. 成績等級

    STEP 考試成績最終以等級形式呈現,共分五個等級:

    等級含義佔比大致描述
    S優秀約前 5%-15% 最高水平,通常授予成績最頂尖的小部分考生
    1優良約前 15%-30% 表現非常出色,超越平均水平
    2良好約前 30%-50% 表現良好,達到許多大學設定的取錄門檻
    3合格約前 50%-80% 表現一般,在某些情況下或未能滿足取錄條件
    U不予評級餘下約 20%未達到評定等級的標準

    註:各等級的大致人數佔比每年或有浮動,上表僅為含義描述。

    3. 等級分數線

    等級分數線,是指需要達到多少原始分才能獲得相應的等級(S, 1, 2, 3)。

    • 非固定性:與某些標準化考試不同,STEP 的等級分數線並非固定不變。
    • 影響因素:每年的分數線會根據該年度試卷的整體難度及全體考生的實際表現進行調整。STEP 2 和 STEP 3 兩份不同試卷的等級分數線亦是分別獨立釐定的。
    • 參考過往數據:若想了解歷年來獲取各個等級大致需要多少分數,可以查閱過往的等級分數線數據。這有助考生設定更具體的目標分數。

    你可以透過以下連結查閱我們整理的歷年 STEP 考試成績等級劃分標準及相關數據分析:

    六、STEP 考試大綱概覽

    STEP 的考試大綱以標準的 A Level 數學和進階數學大綱為基礎,並在此之上有所延伸和深化。

    1. STEP 2 與 STEP 3 知識範圍對比

    考試知識基礎要求核心知識領域補充說明
    STEP 1A Level 數學純數、力學、統計已取消,但其大綱仍保留並構成 STEP 2 及 3 的必備知識點
    STEP 2A Level 數學 + AS 進階數學純數、力學、統計需額外掌握大綱中列出的特定主題與要求
    STEP 3A Level 數學 + A Level 進階數學純數、力學、統計考試範圍包含 STEP 2,同樣需掌握大綱中的特定主題與要求

    2. 超出大綱內容的深度與考試風格

    必須深刻理解:儘管 STEP 建基於 A Level 知識之上,但其題目的難度、深度、對思維靈活性的要求,以及對嚴謹證明的準則,均顯著高於 A Level 考試題目。STEP 更側重於:

    • 考察學生對基本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
    • 檢驗學生在嶄新、複雜情境下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 評估學生進行邏輯推理、構建數學證明的嚴謹度與清晰度。
    • 單純滿足 A Level 考試的要求,是遠遠不足以應對 STEP 的挑戰。

    3. 獲取官方最新大綱

    備試 STEP 必須以 OCR 發布的最新官方考試大綱為準。大綱詳細列出了每項考試(STEP 2 和 STEP 3)所要求掌握的具體知識點、定理、方法以及可能排除的內容。

    強烈建議所有考生第一時間從 OCR 官方網站下載最新版本的 STEP 大綱。

    4. 近年 STEP 大綱修訂內容

    STEP 考試大綱並非每年修訂,但了解近年大綱的主要調整,對使用歷年試題會有所幫助。以下列出自 2019 年以來 STEP 考試的主要調整:

    • 2019 年:調整了 STEP 2 和 3 的考試範圍,並將題目數量從 13 條減至 12 條。
    • 2020 年:在 STEP 1 大綱的純數、力學和統計部分各增加了一處知識點描述。
    • 2021 年起:取消 STEP 1 考試,但大綱不變(其內容視為基本知識)。
    • 2022 年:在 STEP 2 和 3 大綱的統計部分各增加了一處知識點描述。
    • 2023 年起:不准使用雙語詞典,同時修訂了 STEP 2 力學部分的兩處描述。
    • 2024 年及 2025 年:大綱沿用 2023 年版本,沒有任何變動。

    七、如何報名參加 STEP 考試?

    STEP 考試的報名通常需要透過指定的授權考試中心完成。

    1. 尋找考試中心

    大部分考生需要透過授權考試中心進行報名和參加考試。你可以透過 OCR 官方網站查詢你的學校是否為授權中心,或尋找就近的公開考試中心。

    2. 獲取詳細報名流程

    具體的報名步驟、所需提交的資訊(如 UCAS ID、大學選擇等)、考點選擇、費用支付、特別考試安排申請以及針對不同地區考生的詳細指引,均非常重要且可能涉及較多細節。

    為獲取最完整、最準確的逐步指引,請查閱我們專門編寫的:《劍橋 STEP 報名指南》

    八、如何有效準備 STEP 考試?

    鑑於 STEP 考試的深度、獨特風格以及遠超 A Level 的難度,系統且高效率的備試是取得理想成績的絕對前提。這絕非臨急抱佛腳或單靠操練幾份試卷便能應對的挑戰。

    1. 時間投入與規劃的重要性

    根據官方建議和過往成功考生的經驗,有效的 STEP 備試通常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許多取得優異成績(例如等級 1 或以上)的學生,其系統性備試週期往往長達 9 個月甚至更久,累計投入數百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因此,我強烈建議各位有意應考 STEP 的同學及早開始著手準備。

    2. 核心備試要素(概覽)

    成功的 STEP 備試通常圍繞以下幾個核心要素展開:

    • 深入理解大綱:不僅要涵蓋 A Level 及進階數學知識,更要掌握 STEP 大綱特有的要求和深度。
    • 熟悉試題風格:透過大量操練歷年試題,適應 STEP 獨特的提問方式、思維鏈條和難度梯度。
    • 提升核心能力:重點訓練高階解難技巧、嚴謹邏輯推理、清晰數學證明鋪陳,以及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和準確計算的能力。

    3. 獲取詳細備試策略與資源

    • 如何制定詳細的備試計劃?
    • 不同階段應採用何種學習方法(例如系統訓練、操練試題、模擬考試)?
    • 有哪些推薦的學習資源?
    • 如何針對性地提升各項核心能力?

    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以及更詳盡的備試時間規劃建議、針對不同基礎學生的備試路徑等,均已在我撰寫的《劍橋 STEP 備試指南》中深入探討:

    九、官方資源與相關備試資料

    除了掌握備試方法,獲取和利用高質素的備試資源亦同樣關鍵。以下是一些推薦的主要資源渠道:

    1. OCR 官方核心資源

    STEP 考試的管理機構 OCR 官方網站是獲取最權威備試資料的首選渠道。所有考生都應瀏覽並充分利用其提供的資源,主要包括:

    • 最新版考試大綱(STEP Specification)
    • 歷年考試試題(Past Papers)
    • 評分標準(Mark Schemes)
    • 考官報告(Examiners’ Reports)
    • 其他樣本材料(如答題紙樣本等)

    強烈建議直接瀏覽 OCR 官網的 STEP 專屬頁面查找並下載這些關鍵資料。

    2. 優易 STEP 備試課程與資料

    官方的歷年試題是最好的練習素材,但有時官方提供的評分標準可能較為簡略,或對解題思路的呈現不夠詳盡,甚至在個別年份存在少量錯誤或不清晰之處。這或會對自主學習帶來一定困擾。

    如果你在鑽研歷年試題過程中,希望獲得更細緻的步驟講解、更深入的思路剖析,或是對官方答案的補充與修正,可以關注由我(謝濤老師)主講的《劍橋 STEP 視像課程》。課程中包含了對大量精選歷年試題的詳細視像解析,能助你理解題目背後的邏輯與技巧,而非僅僅知道答案。

    點擊查看《劍橋 STEP 視像課程》如何深度解析試題

    同時,與之配套的還有按專題分類的《劍橋 STEP 練習題集》。這套題集精選歷年試題並輔以拓展性競賽題,能有效提升操練練習的效率與效果。

    點擊查看《劍橋 STEP 練習題集》並試做

    上述 STEP 備試資料每年修訂,當前已更新至 2025 年第 8 版。它凝聚了我十多年來針對牛劍入學試及競賽的教學教研實踐精華。希望能有效助你突破備試瓶頸、提升解題自信,向更高的目標等級發起衝擊!

    3. 劍橋大學 STEP 支援計劃 (STEP Support Programme)

    劍橋大學提供了一個免費的網上 STEP 支援計劃 (STEP Support Programme),旨在幫助所有學生(特別是那些可能缺乏專業指導的學生)更好地準備 STEP 考試。該平台提供了:

    • 涵蓋 STEP 大綱關鍵主題的學習模組。
    • 包含詳細筆記、練習題、提示和完整解答方案。
    • 一個結構化的網上學習環境。

    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官方免費資源,建議所有備試 STEP 的學生都加以利用:

    劍橋 STEP 支援計劃網站

    4. 其他推薦資源

    除了上述核心資源外,還有一些平台和材料或對你的 STEP 備試有所助益:

    • MEI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novation):作為英國推廣數學教育的慈善機構,MEI 網站常提供與 A Level 進階數學及大學入學考試(包括 STEP)相關的資源和支援材料。
    • Underground Mathematics:同樣由劍橋大學支持的項目,提供了大量富有啟發性的高等數學問題資源,特別有助於培養 STEP 所需的深度思考和解難能力。
    • 網上社群與論壇:如 The Student Room (TSR) 等英國學生常用的論壇,常有關於 STEP 備試經驗分享、題目討論等內容。但請注意辨別資訊來源的可靠性。
    • 相關數學書籍:市面上亦有一些針對 STEP 備試或高等數學解難技巧的書籍可供參考,例如劍橋官方推薦的:《Advanced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Preparing for University》
    • 核心建議:資源在精不在多。建議以 OCR 官方試題和官方大綱為核心,結合劍橋支援計劃進行系統學習,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地使用其他補充資源(包括優易的課程資料)。

    十、接下來該做甚麼?

    讀完這篇《劍橋 STEP 全面解讀》,你應對 STEP 考試有了清晰的認識。為了將理解轉化為有效的行動,我建議你:

    1. 核實官方要求

    瀏覽你的目標大學和專業的官方網站,仔細確認其最新、最準確的入學要求,特別是關於 STEP、TMUA 或 MAT 的具體規定。這是所有規劃的前提。

    如果你想了解這幾項考試的分別,可以查閱我的文章:《STEP、TMUA 和 MAT 全面對比》

    2. 規劃考試報名

    查閱《劍橋 STEP 報名指南》,了解詳細的報名流程、時間節點和所需材料。

    緊記報名截止日期,務必在此之前完成所有註冊步驟。

    3. 制定備試計劃

    閱讀《劍橋 STEP 備試指南》,根據自身情況和可用時間,制定一份系統、個人化的備試時間表和學習策略。及早開始準備,STEP 備試需要長期、持續的努力。

    4. 運用核心資源

    下載並研讀 OCR 官網的最新考試大綱和歷年試題。

    瀏覽並使用劍橋大學免費的 STEP 支援計劃。

    利用其他推薦的書籍和 STEP 課程資料。

    5. 尋求系統支援(如需要)

    如果你在備試過程中需要更系統化的指導、深度講解或額外練習資源,可以考慮了解優易的 STEP 系列備試課程和資料。

    點擊瀏覽UEIE劍橋STEP備考中心 – 課程、練習集和更多資源。

    最後,請緊記,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關鍵。祝你在 STEP 的備試征途上一帆風順,最終在大學申請中取得理想的成果!

  • 劍橋STEP考試報名指南

    劍橋STEP考試報名指南

    對數學專業申請者而言,劍橋STEP考試是叩開牛津劍橋等頂尖學府的關鍵敲門磚。本文將系統解析2025年劍橋STEP考試的重要時間節點與報名全流程,協助考生有效率完成報考。

    一、2025年STEP考試關鍵日期

    STEP 登記報名開放2025 年 3 月 1 日
    STEP 登記報名截止2025 年 5 月 4 日
    STEP 2 考試日期2025 年 6 月 11 日
    STEP 3 考試日期2025 年 6 月 16 日
    STEP 成績公佈2025 年 8 月 14 日

    二、劍橋STEP考試報名流程

    1. 國際考生(中國大陸除外)

    授權考場查詢:

    • 考生需透過OCR官網查看學校是否為授權考試中心。
    • 若考生所在的學校並非授權考試中心,則可透過OCR官網查詢就近的授權考試中心進行劍橋STEP報名。

    註冊必備材料:

    • 個人基本資料(姓名/性別/出生日期/UCAS ID)
    • 所申請大學的名稱、專業及專業代碼。
    • 如因身體原因需要特殊需求,需一併提交相關證明資料。

    取得考生報名編號:

    學生需要請授權考試中心的工作人員為你註冊並提供你的考生報名編號,作為註冊完成的證明。

    2. 中國大陸考生

    方式一:透過授權考試中心報名參加STEP考試

    如考生所在學校是授權考試中心,則可依上述報名流程報名參加劍橋STEP考試。

    方式二:透過British Council官網報名劍橋STEP

    1. 訪問British Council官網透過Google或火狐瀏覽器進入British Council官網。
    2. 登陸或註冊帳戶:
      • 已註冊使用者:可使用驗證碼或密碼登入。
      • 新用戶(18歲以上):點選「註冊」建立帳戶。
      • 未成年人(18歲以下):監護人代為註冊並登入。註冊後,在「我的帳戶」中新增電子郵件地址,以便接收考試通知。
    3. 選擇考試類型:在網站「University Admission Test」模組選擇考生需要報名參加的考試,之後閱讀並同意報考協議。
    4. 確認考試資訊:核對考試場次訊息,包含考試地點、考試時間、考試價格等。
    5. 填寫個人資料:如考生為未成年,則需要額外填寫監護人資料。
    6. 填寫考試資料:填寫UCAS ID、報考大學及課程編號、確認是否需要特別安排。
    7. 選擇離場方式,填寫接送者資料。
    8. 確認以上資訊無誤並付款。
    9. 如有需要,考生可在網站「我的考試」中查看列印考試確認函。

    三、UCAS ID

    1. 什麼是UCAS ID?如何獲取?

    UCAS會為每位申請者分配10位數的個人ID編號,用於將劍橋STEP考試成績與大學申請相關聯。

    尋找你的UCAS ID:

    • 登入UCAS帳號。
    • 點選右上角頭像進入「Your Hub」頁面。
    • 點選「Start Application」並選擇入學年份及學位。
    • UCAS ID將顯示在頁面右側。

    2. 報名劍橋STEP考試時如何填寫UCAS ID

    • 提早一年報名:如果你提前一年報考STEP且還未提交UCAS申請,請先同你希望申請的大學溝通是否接受本年度考試成績。同時,針對以上情況,考生需自行負責將成绩提供至相應大學。
    • 無需向大學提交成績:如果你不需要將STEP成績直接發送給大學(如為個人提升或練習),可在報名時在UCAS ID欄輸入“000-000-0000”,表示不適用UCAS ID。

    四、關於特殊考試安排

    如考生申請特殊考試安排,則需要在劍橋STEP報名流程第六步確認是否需要特殊安排中選擇“是”,並填寫需要申請的特殊安排類型及原因。另外,特殊考試安排申請需持有學校證明或醫療證明。

    請注意,關於試卷調整的需求須在2025年4月21日中午12:00前(北京時間)將具體證明的掃描件以郵件形式發送。英國文化協會全球考試服務全國服務專線(電子郵件:Globalexams.China@britishcouncil.org.cn,電話:010-58103306)。

    特殊考試安排類型如下:

    • 考試時間增加25%
    • 需要處在監督下的休息時間
    • 需單獨監考
    • 使用彩色閱讀輔助書籤
    • 使用閱讀器
    • 試卷擴展到A3大小
    • 需要抄寫員
    • 其他(請提供具體需要用到的工具或其他變更之處)

    五、取消劍橋STEP報名

    1. 報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以在考試報名截止日之前取消報名,考試報名費可退回70%(扣除30%的本地考試服務費作為管理費),不同授權考試中心的退費將遵循各中心的政策。
    2. 報名截止日期後: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且考生提交了符合要求的證明文件之後,才能夠被允許取消考試報名。
    3. 考試日之後,將不再接受任何取消考試的申請。

    六、文章結語

    STEP考試是想要報考劍橋大學、華威大學、帝國理工等大學數學相關專業的考生能否被錄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了解熟悉STEP考試的報名流程至關重要。

    那麼,你的STEP備試進展如何?歡迎點擊下圖鏈接,了解我們關於劍橋STEP考試全面解讀、備試指南相關文章,以提高你的備試效率,有效提高STEP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