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2025年9月初,也就是距离ESAT、TMUA等关键笔试仅剩一个月的时候,实施了第三阶段的基准测试。这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检验,更是我们冲刺阶段最宝贵的作战地图。
这份报告旨在通过深度解读本次测试数据,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精准定位提升方向,并为最后三十天制定最高效的备考策略。请记住,此刻的每一次反思,都是为了让我们在终点线上笑得更灿烂。
一、考试基本情况及相关说明
1. 考试基本情况
项目 | 第1阶段 诊断测试 | 第2阶段 暑期测试 | 第3阶段 基准测试 |
---|---|---|---|
考试类别 | ESAT和TMUA | ||
题目来源 | 原创高仿真题 | ||
考试形式 | 限时线上机考 | ||
试题难度** | ★★★★ | ★★★☆ | ★★★★ |
测试日期 | 2025年2-6月 | 2025年7-8月 | 2025年9月初 |
考试范围 | 全球公开* | 内部测试 | 内部测试 |
参与人数 | 150+ | 50-60 | 60-70 |
* 参与测试者不限国籍、不限年龄,主要来自中国大陆、英国、印度、香港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以2024年10月份ESAT和TMUA考试难度为基准:★★★
2. 试题和分数转换表
所有测试不含任何真题,均采用高度仿真的自编试题,以确保学生测试成绩公平、有效。考试时间限制与实际考试一致,机考界面对官方界面的还原度超过99%。
通过下表中的链接可以浏览所有试题(除诊断试题外,其他考试均需具有权限才可以访问)和分数转换表。
3. 关于分数转换表的解释
优易教研团队基于丰富的经验和独家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拟合,从而得到每套试题的分数转换曲线,进而得出相应的分数转换表,以确保学生成绩经过转换后尽可能真实地反应其在全球学生中的大致排名。
随着成绩数据的不断丰富,每套试题的分数转换曲线会有所变化和调整,故而不同时间段得到的转换表会有微小的差异。
此外,不同考试的难度不一样,尽管这会对转换后的分数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限,可以忽略。
4. 报告分简要说明
将百分比成绩进行转换后的报告分(Report Score)为1.0-9.0之间的数值,9.0为满分。
每个报告分所对应的答对题目的数量并非固定的数值,具体以每个分数转换表给出的对应关系为准。
下表给出报告分与全球考生排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报告分 | 全球大致排名 |
---|---|
8.5 | 前3% |
8.0 | 前5% |
7.5 | 前10% |
7.0 | 前15% |
6.5 | 前20% |
6.0 | 前25% |
5.0 | 前50% |
(表中数据仅代表谢涛老师个人观点。)
二、成绩数据统计
为了简化分析,下面将参加ESAT和TMUA各项测试的学生的报告分进行合并处理后做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 将TMUA卷一和卷二的报告分取平均值,记为该学生此次考试的报告分均值。
- 将ESAT三个科目的报告分取平均值,记为该学生此次考试的报告分均值。
- 历次考试所有学生的报告分均值即为原始数据。
1. 历次考试成绩趋势
项目 | 诊断测试 | 暑期测试 | 基准测试 |
---|---|---|---|
平均分 | 5.37 | 6.37 | 6.78 |
中位数 | 5.4 | 6.4 | 6.9 |
标准差 | 1.51 | 0.97 | 0.89 |
2. 历次考试成绩直方图
诊断测试成绩
(2025年2-6月)
暑期测试成绩
(2025年7-8月)
基准测试成绩
(2025年9月初)
三、我们的进步:数据见证成长
通过对比三个阶段的测试数据,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变化:
- 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无论是平均分还是中位数,都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平均分从5.37提升至6.78)。这说明我们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系统性复习和训练卓有成效。
- 个体差距正在缩小:从标准差的持续下降(从1.51降至0.89)可以看出,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高分段同学在巩固优势,中段和后段的同学则在奋力追赶,同学们之间充满了你追我赶的积极氛围!
四、冲刺方向:亟待攻克的八个关键点
成绩的提升值得肯定,但要获得最终的胜利,我们必须正视在本次基准测试中暴露出的共同挑战。这并非“问题”,而是我们冲刺阶段最清晰的“提分点”。
- 知识的“遗忘曲线”:部分新学知识点在TMUA卷二和ESAT理科中出现遗忘。
- 概念的“模糊地带”:对基本概念、定义的理解不够精准,在“陷阱”题上失分。
- 计算的“依赖惯性”:长期依赖计算器,导致脱离计算器后,计算熟练度和速度不足。
- 阅读的“速度瓶颈”:英文专业词汇和长题干阅读速度慢,影响解题效率。
- 方法的“最优选择”:能用常规方法解题,但缺少更快、更巧的解题技巧,导致时间紧张。
- 时间的“有效投入”:暑期活动、文书等事务挤占了笔试练习时间,导致手生。
- 体能的“续航挑战”:在长时间(超过1.5小时)的测试中,专注力和体力下降。
- 心态的“临场波动”:因设备、误操作或看到即时成绩而影响后续发挥。
五、致同学:高效执行你的“冲刺计划”
针对以上关键点,请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月,像外科手术一样精准地执行以下策略:
巩固知识,回归本源 (针对1, 2点)
行动:不要只看错题,而是要“解剖”错题。将同一知识点的错题归类,深度反思,确保能举一反三。把基本定义和公式抄写在最显眼的地方,反复诵读。
刻意练习,摆脱依赖 (针对3, 4点)
行动:“计算器戒断”挑战!从现在起,所有科目的计算都用笔和纸完成。对于阅读,每天坚持限时阅读一定量的专业文章或题目,训练自己快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优化技巧,追求高效 (针对5, 6点)
行动:时间是最大的财富。请务必保证每天固定的练习时间。练习时,不要满足于“做对”,而要追求“最优解”。多思考老师课上讲的巧解方法,吃透核心技巧。
模拟实战,锻炼身心 (针对7, 8点)
行动:体力和专注力也是战斗力。后续的7次模考是最好的演练。请严格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和环境要求自己,逐步延长自己的高专注时长。至于心态,请记住:模考的唯一目的就是暴露问题,现在遇到的所有不顺,都是为了正式考试时的绝对顺利!
六、致家长:做孩子最温暖的“战略后方”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家长的支持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我诚挚地建议各位家长:
- 多一些“宽心”,少一些“问分”:模考分数只是过程,请帮助孩子关注分数背后的“原因”和“对策”。家长的信任和鼓励,是稳定孩子心态的基石。
- 做好“后勤部长”:规律的作息、营养的餐食、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却是保证孩子高效备考的基础。
- 当好“情绪按摩师”: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当他们焦虑、沮丧时,请多倾听,少说教。一次散步、一段轻松的聊天,或许比任何激励的话语都更有用。
- 保持“家校同频”:相信学校和老师,也相信孩子。与老师保持沟通,携手并进,共同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七、结语:相信过程,静待花开
最后一个月,是知识的巩固期,是技巧的纯熟期,更是心态的决胜期。希望这份分析能帮助大家看清脚下的路。请相信,你们过去的每一份努力,都已化为此刻坚实的力量。